雷军:价格最低10万元,将在3年后发布
雷军表示:“小米研发团队和研发经费都很充足,手机和汽车技术有很多,三年后的小米汽车,绝对不会让人失望。
上个月末,雷军说他将以全生命的名誉来做他的最后一个创业项目——汽车制造。
雷军亲自带领,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,负责智能电动车业务,不接受外部资金投入,首期投资100亿元,今后十年内投资100亿美元…
这一切让热火朝天的小米汽车还没有面世,就已经备受瞩目。
所以,小米将会怎样打造汽车呢?
刚刚,雷军在直播间透露了更多关于小米汽车的“内部消息”。
小米汽车:
这次是雷军在抖音上开播的第三场直播,刚刚开始,雷军还在介绍1元卖出的环保袋,观众已经在评论区大喊:
雷总,快进来吧!
一小时后,汽车圈内的自媒体人韩路出现,问起了大家都在关注的小米造车事件。
至于当初为什么不做汽车,现在决定做小米汽车,雷军表示,是过去想把手机产业聚集起来,近几年来手机生意越来越好,在粉丝的呼吁下,经过75天的调查,决定「杀」到造车领域。
韩路对75天的计划提出了疑问,毕竟造车不是一件小事。
雷军说,过去几年确实积累了不少汽车,而且很多部门与汽车都有联系,有几百项专利,但是做整车,的确是刚刚起步。
若车辆刚启动,至少要在3年后才能送到用户手中。
作为蔚来和小鹏汽车的首批投资人,雷军自然也被问及与他们相比,小米3年后电池和系统将有哪些新亮点。
虽然雷军没有透露细节,但他明确表示:
对我来说,首战就是决战,到时候小米发布汽车肯定代表了当时的尖端技术和尖端水平,我想请大家放心,小米的研发队伍和研发经费都很充足,手机和汽车有太多的技术相通,三年后小米汽车,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。
与此同时,雷军也提到了小米将会在汽车上使用,它将会带给消费者智能体验。
就像众所周知的,夏天的时候不开空调睡觉,是因为会出事故。那为什么现在的车都不装新风空调了?
就像北方人说的,冬天天气都很干燥,为什么车不能加湿呢?
例如许多地方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,为什么汽车上不安装空气净化装置?
例如夏季车里很热,为什么不能直接接上一杯冰水呢?如果我们没有冰啤酒就好了,因为我们开车是不可以喝酒的。
雷将军笑着说。
许多公司正在考虑如何将这些东西装进汽车,而小米公司打算将它们直接装进汽车,雷军继续说道:
小米第一代车的重点不是生产多少,而是生产多少。
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小米要做什么样的车,什么样的价格等等问题,毕竟还没有真正推出,所以雷军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,但他也给出了一个区间范围。
雷军表示,关于小米将推出什么型号的产品,本应在第一个月内部讨论清楚,但讨论了75天后,再次陷入不确定性。
为了倾听用户的心声,他们在微博上投票后发现,45%的人希望成为轿车,40%的人希望成为SUV,其余10%的人希望成为跑车和房车。
因此,雷军表示,“第一辆车不一定是跑车,也不一定是房车,而是SUV”。
至于价格,雷军也表示会倾听用户的意见,并且2/3的用户希望小米做一辆10万多的车。
因此,小米的第一辆车将是中高端车,价格大约在10-30万之间。
但雷军也表示,如果用户喜欢PV,未来小米还会考虑对PV进行个性化定制。
直播中,韩路还问到了小米汽车是否会使用小米两百万买的新logo,是否会沿用小米的品牌名称,雷军都表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,过一会儿,也会继续与大家分享小米汽车的更多信息。
如今造车很多企业都会以做PPT的形式来造车,就是为了融资,我们这次的钱都是自己拿出来的,所以请大家不要捏汗,我们已经考虑了无数的困难和问题,这次我将解开包袱,我们将全力为大家做一辆好车。
小米造车,到底靠不可靠?
在“米粉”们的wishlist里,小米汽车一直位居第一。
从2013年开始,雷军就开始对电动汽车行业感兴趣。
尽管从2013年到现在,小米造车已经风雨飘摇,小米也多次辟谣,但与此同时,也正是在这段时间,小米也开始悄然行动起来。
当小米宣布将生产汽车的时候,雷军认为小米进入汽车行业有三大优势:
小米拥有全球最完美的智能生态系统。
小米公司有超过一万名工程师。
小米拥有全球第三大移动电话业务。
一条线来看,智能生态链,的确是小米的一大优势。
汽车业曾经是门槛最高的行业之一,但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,给了科技公司最佳入局机会,随后,发动机、变速器等动力总成不再是关键竞争力。
未来汽车将以软件,服务,生态系统为核心。
如今小米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智能硬件物联网平台,从家庭整体环境,到每一个家居产品,米家智能生态里到处都是「衣、食、住」,下一步还剩下「行」。
下一步打通智能出行领域后,就会与小米AIoT产生协同效应,打造自己智慧生活的全场景,对于消费者来说,还可以拥有更全面、系统的智能体验。
许多软件体系结构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,如云服务、因特网服务等。
但是要把整个生态链转移到汽车上,还需要进行全新的布局。
汽车业的技术整合需要很强的能力,不仅仅是生态优势。
小米在智能座舱、汽车与手机的融合、人工智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,但在重要的自动驾驶技术上,从小米汽车专利申请数量较少这一点可以看出,小米造车在这一领域存在短板。
要想在技术层面上赶超对手,小米也已经在抓紧建立相应的人才队伍和投资布局。
自2013年起,雷军两次拜会特斯拉CEO马斯克,为其取经,也相继开始投资智能电动车领域的近十家公司,其中包括蔚来、小鹏,以及北醒公司研发的激光雷达和车米科技等,都在为最终揭幕而不断储备。
对追求“快”的小米来说,同样是通过吸引人才,实现了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。
小米2021年1月15日开始认真研究造车,目前拥有一万多名工程师的团队,可以让小米对芯片、电池、底盘、电机等配置的研发更加深入。
除了软件外,整车性能也非常重要。
中国实际上已在整个产业链上建立了世界最完整的智能汽车产业链,这也为小米提供了肥沃的土壤:从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,到整车设计制造,到物流仓储…
然而,小米似乎并不想像以前的互联网公司一样,找一个代工厂,把别人的生产线整合起来,自己掌握软件技术,而是想成为汽车制造商。
目前的小米供应链合作伙伴,其实很多也涉及到汽车方面,但是就像将软件技术转移到汽车领域,将小米的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经验转移到汽车方面,也同样不容易。
汽车制造与手机制造是截然不同的,其复杂性也是手机制造的许多倍。
制造汽车属于重资产业务,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,也给企业带来了长期的财务负担,对企业目前的盈利能力有可能产生影响。
但也不错,小米说它有足够的资金来应对这种跨境游戏。
仅仅是雷军提到的前十年的百亿投入,其实比行业内的顶级选手还不算多,但这还是让小米在前期就显得落伍可靠一些。
雷军在发布会上还表示,截至(去年)12月,小米手头现金已达1080亿元,对于造车所需资金,雷军霸气地表示:
建造汽车,我们亏大了。
小米宣布其汽车业务的第二天,其股价盘中上涨近6%,公司市值也因此增加了200多亿美元。
但这1080亿也并非不动资产,再者造车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现金流考验,乐视就是因为造车业务烧光的。
-
迎春纳福——2025年非遗二十四节气茶道立春茶会在天津文庙举办
-
【新春走燕郊 幸福新起点】燕郊万人空巷共赏花车巡游 璀璨夜色点亮城市活力
-
光明肉业佛手味精——春节餐桌上的鲜美秘密
-
以灯祈福,以乐相聚——2025《我们的中国年》元宵音乐会热闹上演!
-
INFOMEDIA将收购INTELLEGAM 50%的股份
-
“爱的36计 爱人自有妙计”,美纳里尼联合海王星辰和先声再康举办公益科普活动
-
沙特财政部和IMF准备召开新兴市场经济体AlUla会议
-
从中国制造到服务全球,硅基仿生展示中国医疗科技硬核实力
-
全球首创,新一代"破伤风针"新替妥®获批上市
-
拥抱自然看世界 富士胶片超长焦摄影体验活动首站于深圳湾启动
-
成旅SPACiE感恩节义卖圆满落幕
-
宜家推进物流创新:智能驾驶电动卡车在中国正式启用
-
深耕30年 格兰富以创新助力中国可持续发展
-
SK chemicals将在韩国建立废旧塑料回收创新中心
-
金车噶玛兰以极为珍稀的 Palo Cortado 完备“雪莉桶家族”
-
首届阿布扎比公共艺术双年展( Public Art Abu Dhabi Biennial )推出第二阶段,在整个酋长国推出新艺术品
-
二十年深耕外汇市场,BCR铸就行业翘楚地位
-
ASIC全牌照加持,BCR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与交易透明
-
AI加持,破除内卷:2025深圳国际全触与显示展全新升级,探索行业新动能
-
大金全球首个专注于空调核心零部件研发的创新基地——苏州研发中心落成启用